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
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

最近,《哥斯拉大战金刚》上映了,但咱今天的文章不剧透。也不讨论谁更厉害。

因为我想跟大家聊聊,这两只巨兽背后的故事。哥斯拉和金刚,可以看作日美两国的文化符号。其实在他们之间,曾有过一段长达几十年的文化话语权争夺战。

那么今天,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历史,相信这比看怪兽打架更精彩。
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横空出世的金刚
故事要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说起。
当时,一名电影工作者,在派拉蒙影业碰了一鼻子灰。这个人叫梅里安,也就是日后的金刚之父。
但更有传奇性的是,这位老哥也是个铁打的硬汉。在一战期间,梅老哥当上了飞行员,在1918年的一次任务中,他驾驶的飞机不幸被击中,机身起了火。在场的人都认为,这哥们必死无疑了,但他却顽强地活了下来。结果两年后,梅里安又驾驶着飞机执行任务,还是不幸被击落。但他还是挺了过来,甚至在战俘营里待了9个月。
战事结束后,梅老哥加入了美国地理学会,外出探险。他的形象,特别符合狂热的冒险家硬汉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梅里安
可是,梅里安的心中却有一个看似童真的梦。他想拍一部关于大猩猩的电影。在梅里安小的时候,他曾看过一本书,叫做《赤道非洲的探索与冒险》。
这本书记载了非洲当地的风土人情,还介绍了许多非洲动物。其中,大猩猩的形象给梅里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4
而到了1927年,梅里安又看到了一本对他影响很大的书。这本书叫做《科莫多龙》,写这本书的,也正是梅里安的朋友,博物学家威廉·道格拉斯·伯登。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巨蜥——科莫多龙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5《科莫多龙》书影
其实放在信息发达的今天,我们已经没办法想象,大猩猩和科莫多龙能造成多大的冲击。
但我们却可以想象下,在20世纪初,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广。可就再往前倒个大几十年,真实动物和传说中的神兽,它们之间的界限还不是那么的明显。
人们很难想象,硕大的猩猩和蜥蜴,其实正在和我们共享这个地球。于是,梅里安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个念头,咱为啥不拍个电影,让大猩猩和科莫多巨蜥比试比试呢?
甚至有一次,梅里安还做了个奇怪的梦,梦境中,一只大猩猩正在大闹都市。
很快,故事开头的一幕就出现了。梅里安带着他的想法找到了派拉蒙影业。可是,当时的美国本来就处于大萧条期间,派拉蒙的高管自然是不乐意投一大笔钱,拍上这样一部电影。
但是在1931年,雷电华电影却抛来了橄榄枝。他们愿意把梅里安吸纳进来工作,也答应了梅里安,日后可以拍自己的电影。几经周折之后,电影《金刚》终于诞生了。这部电影投资了60多万美金,却赚回了500多万票房。
金刚站在帝国大厦撕心裂肺的吼叫,也注定了这将成为流行文化中的名场面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6
但是,1933年的《金刚》,也并不是一部纯粹猎奇的娱乐电影。在不同的时期,关于这部电影的解读有很多。
但是透过这部电影,我们却能直接看到人类的特质——贪婪。
电影中 人类为了追逐利益,惊扰了金刚。而金刚却选择信任了美女。但是在利益面前,美女什么也做不了。金刚被当作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展览,它别无选择,最后陷入疯狂,然后被人类杀死。
结尾的一句台词,也很有深意:不是飞机杀死了金刚,而是美女杀死了野兽。
尽管金刚在渺小的人类看来,它是可怕的。但电影给人的观感则恰恰相反,比金刚更可怕的,反而是人类。
很快,金刚的旋风就吹到了日本。在《金刚》上映同年,日本就出品了一部 《和制金刚》。根据现存的资料看,这部电影虽然被看作是日本最早的怪兽片之一, 但它其实是个搞笑电影,也没有拿到授权。
故事梗概,大概是一个男人在舞台上扮演金刚,赚钱吸引他的女友。实在是有点黑色幽默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7
而到了1938年,日本又拍出了一部《金刚现身江户》。从现存的海报看,还挺有时代剧的感觉。据说这部电影分两部,分别是変化の巻和黄金の巻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8
但是,《金刚》在日本的影响,绝对不限于几部模仿性质的电影。相反,这部划时代的电影,影响了日本电影界的一个重要人物。
熟悉日本特摄片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,这就是著名的特摄之神——圆谷英二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9円谷 英二
在1962年《每日新闻》的访谈中,圆谷英二回忆:

《金刚》是一部轰动全球的电影,当然包括日本;这片让雷电华从二流电影公司成为一流。我也曾试着说服我工作的片场进口该片的技术手法 ,但他们没什么兴趣。

不仅如此,圆谷还特地找到了《金刚》的底片拷贝, 他在没有技术手册,或报道刊物作为参考的情况下 逐帧研究其中的特效。
从此,32岁的圆谷也发现了自己的天命。当然,这也是后话了。
因为若干年后,金刚和圆谷参与创造的怪兽, 仿佛背负了自己的使命。如果“过度解读”,它们背负的,就是关于日美两国历史问题的遗留,和文化实力的争斗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0
若干年后,残酷的二战爆发。有种说法认为,战前拍摄的日本电影,只有大概1%存留了下来,而日本拍的那几部金刚电影,现在也都已经亡佚。相信它们大概率已经毁于战火。
终于在1945年,人们见到了比金刚恐怖无数倍的“怪物”。它毫不费力,就能让数十万人灰飞烟灭。这就是核弹。
很快,日本无条件投降, 在美国的占领下,圆谷英二所效力的东宝,也处于崩溃的边缘。
但是到了1953年,事情起了变化。它的起因,又是一部怪兽电影。这时,美国华纳兄弟出品了一部电影,叫2两万英寻来的猛兽。但我们更加熟悉的,应该是它的日本翻译——《原子怪兽》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1《原子怪兽》的两版海报
有趣的是,这部电影的原型,其实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小说——《雾角》。
所谓雾角,说白了就是灯塔上的喇叭,它在大雾的情况下,能对过往的船只起到警示作用。
但是喇叭的轰鸣,却被海底的史前巨兽误以为是同伴的讯号。可误会终究是误会。孤独而失望的怪兽最后,毁掉了灯塔,沉入了海底。或许它已经明白,自己不能眷恋太多的东西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2《雾角》对日本流行文化亦有影响,《神奇宝贝》正辉的灯塔一集,就被视为致敬之作
但是,小说原本的想法,并没有被完全照搬,相反的是,故事中加入了一个更时兴的元素,那就是核恐慌。
因为在故事中,事情的起因是一场在极圈进行的原子弹爆炸实验。但爆炸却唤醒了了沉睡中的巨兽。它跑到纽约大肆侵略,造成了巨大的恐慌。
可是,在电影上映不到1年,原子怪兽虽然没来。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实验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3
1954年3月1日,美国在比基尼岛试爆氢弹。据说因为美国估算严重失误,爆炸产生的辐射远远超过了预料范围。这使得安全区域外的日本渔船——第五福龙丸受到了严重威胁。一时间,日本国内反核运动四起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4第五福龙丸
传闻,在雅加达飞往东京的班机上。一位叫田中友幸的电影制作人也看着大海,陷入了沉思。
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5
田中有幸
他开始思索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。
第一件事,就是不久前发生的第五福龙丸事件,第二件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田中曾在一本商业杂志上,看到了《原子怪兽》的信息。
他认为,这两者可以结合起来,拍出一部电影。于是,田中在飞机上就执笔,写下了故事梗概。
很快,这个点子得到了落实,还有了个秘密代号——G作品。这部电影由本多猪四郎担任导演,特摄,则是由专才圆谷英二担当。
尽管他们将要把不真实的怪兽,放在真实的世界中。但大家一开始就没抱着玩票的心态,去拍一部“怪兽片”,而是把它看作严肃现实的题材,去诚挚地对待。因为大家都希望能够借这部电影,来反映现实的地缘政治、社会关怀,唤起核爆的阴影。而这部G作品,就是哥斯拉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6
关于哥斯拉这个名字的由来, 其实直到今天也是个迷。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,哥斯拉这个名字,是由大猩猩和鲸鱼拼合而来的。
也由种不靠谱的说法认为,这其实源于东宝公司一个身宽体胖职员的外号。
但不管怎么样,大家都挺喜欢这个名字。
紧接着,怪兽的样貌就得确认了。起初,设计工作由漫画家阿部和助担任, 他拿来了自己老师山川惣治的代表作《少年肯尼亚》。其中,一张和暴龙相遇的画面,给了电影决定性影响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7少年肯尼亚
但是,阿部和助的设计稿,却没得到认同。因为怪兽被画得太抽象了,它的脑袋就像一片蘑菇云,响亮但不够文雅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8
最终的结果是,美术总监渡边明找来了美国杂志Life,参考上面的禽龙和暴龙形象,将二者拼合起来,再给它加上剑龙的骨板,这基本上就齐活儿了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19上图中禽龙和暴龙为当时参考的原图,剑龙是我自己找的,仅供参考
但是,圆谷心里还是有个执念,他希望能够像《金刚》一样, 用定格动画完成特效,但算了算,这活儿干完得花上7年,只能作罢。
在艰难的拍摄下,《哥斯拉》终于横空出世。这部电影,奠定了东宝公司特效的全球顶尖地位。即便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, 电影粗粝感带来的紧张气氛, 绝对不是CG技术能轻易取代的。
当然,这部电影更值得铭记的,其实是哥斯拉的思想性。在影片结尾,当人们正在为了战胜了这只怪兽而喜悦时,只有清醒的山根博士轻声低语,他说:

我不认为那只哥斯拉会是最后一只。如果再继续进行氢弹试爆, 那只哥斯拉的同类 也许还会在世界某处出现……

诚然,哥斯拉已经成为了大自然惩戒的符号, 假如无止境地破坏环境,人类只能自食其果。所以直到今天,有人跟我说哥斯拉只是个拙劣的怪兽电影, 我都会非常不忿。但没办法,只能说一句:
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0
但不管怎么说,《哥斯拉》交出了满意的答卷。在采访中,本多猪四郎与圆谷英二也表示,拍摄《哥斯拉》的动机之一,是做出不逊于同期美国特技的电影。这次,日本人的怪兽,终于有了登陆美国的机会。
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1
哥斯拉登陆美国
1955年,一组美国经纪人和投资者,拿到了哥斯拉的放映权。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部杰作却没能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。
因为精明的片方早就预料到了一点。美国观众肯定不会接受全亚洲卡司的事实。于是,他们鸡贼地想了一个特绝的招术。
他们在电影中安排了一个美国记者,作为重要角色,然后让剪辑老手,把记者剪到《哥斯拉》当中。这样一来,电影就是在以倒叙的方式讲故事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2
可问题是,为了容纳新的片段,《哥斯拉》原本的剧情却遭到了删减,这使得整个电影在深度方面被大大削弱,包括电影中对核武器造成伤害的描述,也遭到了剔除。
这使得整个电影,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渲染怪兽刺激的奇观电影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3美版海报与日本海外版海报
好在,这部电影在美国的票房还是非常可观的。这也为后期的一次生死抉择打下了基础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4
时间到了1962年,金刚和哥斯拉不仅展开了惊天较量。还在荧幕上贡献了一个名场面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5
没错,就是这个“测核酸”动图,不断被做成表情包传播。这给人一种感觉,60年前哥斯拉和金刚的绝杀,最大的贡献只是个网络迷因。
但恰恰相反的是,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相当精彩。
故事开始于50年代末,当时,《金刚》的特效大师威利斯,想要把金刚和科学怪人撮合起来,拍一部电影,但计划很快流产了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6科学怪人
不过这一举动,却惊动了前环球制作人贝克。于是贝克接手了计划,可也苦于整个进度没什么起色。但很快,他遇到了日本东宝公司。
原来,此时的东宝在拍完《哥斯拉》与《哥斯拉逆袭》后,非常希望能够找一个契机,让哥斯拉回归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7哥斯拉逆袭,上映于1955年
于是,聪明的贝克赶快调整方案,把科学怪人换成了哥斯拉。
他不仅把点子卖给了东宝,还说服了对方全额负担金刚的使用权。于是,计划开始推进。这部电影依旧由本多猪四郎操刀,编剧则由写过《魔斯拉》的关泽新一负责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8关泽新一
关于这次的剧本,新一放弃了沉重的核恐慌。转而从轻松趣味的角度切入,将讽刺的点转为商业的猖獗。
故事是双线并行,一条是联合国的勘探潜艇惊醒了哥斯拉。另一条线则是贪婪的人类为了制造噱头,故意去探访金刚。最终两个巨兽展开殊死搏斗。
剧本被交到了圆谷英二手中,他非常激动。1962年,他曾在采访中表示:

这剧本对我而言十分特别,因为它回顾了1933年那部点燃我特摄兴趣的《金刚》。
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29
诚然,对于圆谷来说,《金刚》是他一生中绕不开的作品。起初研究《金刚》的时候,他还是个历史剧摄影师。从惊叹、学习、再到创作,想必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。
至于动作编排,圆谷英二则找到了新的灵感。就在几年前,代表着日美两国的另一次世纪之战落下帷幕。来自日本的力道山和来自美国的路·塞茲展开了激烈的交战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0
于是,圆谷开始让饰演怪兽的皮套演员,去模仿职业摔角的打斗方式,去配合欢快的氛围。
有趣的是,电影中圆谷还用了定格动画的形式,来表现哥斯拉的一记飞踹。这会不会是对《金刚》中的定格动画致敬呢?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1
很快,电影上映,这在日本获得了空前的成功。但是事情到了美国却变得完全不同,虽然制片人贝克撮合了金刚和哥斯拉合战。但他把电影引进到了美国的时候,却对一些镜头进行了重拍,还加入了美国人角色。最后,就连日版中的部分经典配乐,也被粗暴地替换成了《黑湖妖谭》的配乐。
1963年,电影的美版上映,票房非常可观, 但粗暴剪辑的版本却遭到了误解和媒体的恶评。《纽约时报》曾经将它评价为“可笑闹剧”。
有意思的是,观众大概也能猜到,哥斯拉和金刚代表着日美两国的门面, 两虎争斗,必有赢家。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个都市传说, 日版中,哥斯拉赢了。美版中,金刚赢了。
但我找来了两个版本对照,发现片尾的画面其实都是一样的, 两只巨兽扭打着跌入水面,哥斯拉不见了踪影,金刚慢慢游向了远方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2
但是这两个版本,结尾在细节方面确实有不同。在美版尾声的时候,金刚的嘶吼响起,全片结束。好像只有金刚活了下来。但在日版当中,先是响起了哥斯拉的嘶吼,然后金刚的声音才开始出现。
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性结尾,但至少在原版当中,哥斯拉的叫声,似乎暗示了它并没有输给美国。
但不管怎么说,这场大战也画上了句号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熟知的《奥特Q》、《奥特曼》、《奥特赛文》接连问世。圆谷英二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公众焦点。1970年,这位特摄之神与世长辞,永远地成为了日本流行文化的高峰。
但是,故事并没有结束。就在几年之后,另一场隐秘的战争,却在美国和香港间打响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3
转眼间,时间到了1976年,美国传出消息,一部投资2400万美元的《金刚》翻拍将横空出世。为了部分场面的刻画,电影甚至准备了一个高达12.2米的机械模型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4但是,这个模型最后其实没怎么用上
据说,这件事惊动了如日中天的香港邵氏电影。
一来是这部电影手笔极大,另一方面,邵氏的死对头嘉禾电影将要发行这部电影。
于是,邵氏做了一个重大决策,砸下重金600万港币,赶在《金刚》上映前,拍出属于咱自己的金刚——《猩猩王》。
讲到这里,就不得不提一件事。实际上,《金刚》在香港流行文化中,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。根据可考的资料,1934年,香港高升戏院就曾以《猩猩王》为名,放映过《金刚》。
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5
甚至到了1959年,香港还请来了《金刚》的演员,把金刚加入了西游记宇宙,拍了一部《猩猩王大闹天宫》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6
一年后,金刚又和黄飞鸿打了一架。没错,这部片就叫《猩猩王大战黄飞鸿》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7
所以,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,必须认真对待。
为了拍好香港版金刚,留学日本的蔡澜,把目光放到了邻邦。最后,邵氏请来了参与制作《哥斯拉》的有川贞昌来负责特摄。
而有传闻说,穿着猩猩王皮套里面装的,其实就是袁和平。
这样看来,《猩猩王》联合了港日精英对抗《金刚》,颇有点联吴抗曹的意味。尽管这部《猩猩王》剧情和《金刚》雷同,但是从场面上看,这部电影又充满了特摄的质感,就像是《哥斯拉》的嫡传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8
但可惜的是,香港的《猩猩王》并没能从口碑、甚至票房方面扳回一局。可若干年后,它又成为了香港为数不多的“港产特摄”被津津乐道。
不过此时的人们,谁能又想到,十多年后,美国人的手,却伸向了哥斯拉。这又是下一个故事了。
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39缺乏认同的假哥斯拉

1997年,促成哥斯拉诞生的田中友幸魂归天际。一年后,美国人拍摄的《哥斯拉》上映。
可这部电影非但没能成为称心如意的纪念作品,反而引发了日本哥斯拉爱好者的抵制。其实早在1992年,美国三星影业就拿到了哥斯拉授权,但6年后才完成了拍摄。
不过这电影有个极大的败笔,就是这个哥斯拉长得太丑了,活像一只恶心的蜥蜴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40
媒体上甚至传出了一个讽刺的传闻,它认为败笔的产生,其实源于一次意外。
在合作初期,日本方面提供了一本备忘录, 里面详细记录了哥斯拉造型的严格规定。但这备忘录却被美方导演编剧搞丢了。所以这部电影推出后,哥斯拉的死忠,大多不认为这恶心的蜥蜴配得上哥斯拉的名字 。
但文化上的事,还是得用文化解决。2004年,日本东宝推出电影《哥斯拉最后战役》。他们专门排了这只美国哥斯拉登场, 结果它帅不过三秒,就被日本正统哥斯拉一尾巴抡飞, 谁才能配得上哥斯拉这个名字,可以说一目了然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41一下子被抡飞了
尽管这次,日本在文化上重塑了哥斯拉。但在2000年初,哥斯拉电影已经很难在好莱坞特效电影中打出头了。
所以悲伤的是,东宝在公开《哥斯拉最后战役》的同时,也宣布五到十年,甚至永久性不再拍哥斯拉电影了。
仿佛一切的一切,都在最后一场话语权争夺战中画上了句号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42
但是,哥斯拉的故事却没有结束,诚如你我所见,2009年,美国传奇影业取得了哥斯拉的拍摄权利,与华纳兄弟合作拍摄了美版哥斯拉电影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43
而日本方面,也在2016年推出了《正宗哥斯拉》。这部电影中,呈现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带来的焦虑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1954年的原点——那个诞生于核恐慌的巨兽。
金刚大战哥斯拉:核酸检测动图背后的美日文化恩怨史_图片 No.44
现如今,哥斯拉和金刚的宇宙再次合并。两只巨兽又将迎来新的战斗。
但我个人认为,如果结合这几十年的历史来看,这部电影能给我们带来的,不仅有刺激的场面,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正如我们探讨的主题那样,哥斯拉与金刚之争,仿佛背负着美日文化几十年来争夺话语权的恩恩怨怨,以及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。
但是,哥斯拉与金刚在荧幕中打得激烈,塑造出的是经典作品。国家之间的战争和争端,受伤的却永远是人民。
而回归到这两只巨兽,我们也不难发现,哥斯拉与金刚看似相互对立,但它们最初体现的内核却殊途同归。
我们可以在《金刚》中看到人性的贪婪、险恶、为了攫取利益不顾后果。
而哥斯拉则被视为来自自然的报复。以及战争带来的创伤。它们仿佛都在暗中诉说着人类的困境。
譬如战争带来的伤害、人民的命运、自然环境的反噬,以及人心的险恶。再回归到个体,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。
未来的路还很长远,怎样和平地生活在这片净土中最终还是要由我们每一个人决定。
好了,感谢大家的阅读。考据这些影海沉勾,并不是文化上的倒斗儿、翻棺材。
而是想借此机会,向大家分享点自己浅薄的体会。
因为这段历史涉及的资料过于庞杂。如果我讲错了,我先前道个歉,希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。那么今天的文章就到这吧,感谢大家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馬探長(SXBLG2015),作者:马振强

本文由 次元法典 作者:阿萝 发表,其版权均为 次元法典 所有,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 次元法典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如需转载,请注明文章来源。
29

发表评论